交易考試主題系列

自營詐騙:自營公司疑似涉嫌詐騙及仿冒,8500萬美元資金一夜蒸發

FundedFirm 在各界質疑聲中大幅下修支付金額宣稱達九成

這家才營運數月的平台,因為一連串誤導性宣稱和可疑商業行為,受到交易者和線上社群的抨擊。在11月26日一則揭露影片發布後,該公司悄悄調整了其宣稱的支付數據,使爭議更加白熱化。

YouTuber Rohit Kumar 發布了一則名為「自營公司史上最大詐騙」的影片,其中提出了 FundedFirm 並非進行合法營運的相關證據。

深入調查發現,FundedFirm 的網站內容似乎大量抄襲自知名競爭對手 FundedNext,包括完全相同的營銷用語,以及僅做顏色微調的相似圖片。該平台宣稱擁有超過70萬名活躍會員,但其社群媒體影響力卻相當有限,Instagram 追蹤人數僅有2,700人。

交易者指出數個可疑跡象,包括該平台在評論網站上的存在感極低。儘管宣稱已支付數百萬美元,FundedFirm 在 Trustpilot 上僅有7則評論,且都集中在2024年8月和11月這兩個可疑時段。

「他們宣稱在短短3-4個月內就支付了9,500萬美元。即使修改為950萬美元,這個數字仍然不切實際,」TheTrustedProp 評論道。「相較之下,像 FundedNext 這樣經營多年的知名公司,累積了22,690則 Trustpilot 評論才達到9,500萬美元的支付金額。」

顯然,FundedFirm 只是單純複製了 FundedNext 網站的全部內容,甚至忽略了細節。這類行為與克隆經紀商的手法相似,這在外匯/差價合約產業中一直是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諷刺的是,FundedNext 最近被列入印度監管機構的警示名單。同時,這個涉嫌仿冒的品牌卻能在沒有重大問題的情況下,持續以印度交易者為目標。

虛假帳戶

TheTrustedProp 指出,FundedFirm 一直在接觸網紅,提供預先載入人工交易結果的虛假帳戶,疑似意圖製作誤導性的宣傳內容。

「令人震驚的是,許多推廣 FundedFirm 的網紅,正是那些曾經宣稱『所有自營公司都是騙局』的人,」TheTrusedProp 補充道。「現在,他們卻開始推廣自己的自營公司,同時抹黑合法的競爭對手。」

這樣的行為無疑損害了自營交易產業,而該產業正面臨全球監管機構日益嚴格的審查。今年三月,比利時金融服務和市場管理局(FSMA)向散戶投資者發出警告,提醒他們某些自營公司的可疑行為。義大利證券交易委員會(Consob)也在密切關注該領域,這點已由 Fintokei 的當地國家經理 Marco Martire 確認。

儘管宣稱在阿聯酋營運,但該公司的法律地位仍然不明,其平台上沒有顯示註冊編號或監管認證。透過阿聯酋政府入口網站核實公司註冊資料的嘗試均告失敗。

TheTrusredProp 指出,FundedFirm 以第三世界國家的交易者為目標,利用虛假的支付數據和網紅背書來吸引他們。一個自營公司比較平台已將這個特定項目標記為「詐騙」,並警告:「不要落入這些陷阱。」

目前,自營交易公司受消費者保護、數據隱私和國際制裁相關法律的監管。雖然許多這類公司設在美國、英國、阿聯酋和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等司法管轄區,但也有相當數量的公司在歐盟境內營運。

今年六月初,捷克監管機構表示,某些自營交易模式,特別是那些提供資金交易者服務的模式,可能落入 MiFID 監管框架範圍內。如果這些監管變革付諸實施,可能會影響總部位於捷克的領先自營交易公司 FTMO。

參考來源:This Prop Firm’s $85M Vanished Overnight amid Allegations of a Potential Scam and Cl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