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報考優惠最高 22.5% off

【交易策略建構】市場多時間級別(Multiple Time Frames)怎麼分析?

瀏覽次數:355

Last Updated on 27 3 月, 2023 by 外匯小生

時間級別(Time Frames)是什麼?

時間級別在交易層面來說,就是切換不同的時間來觀察市場的走勢。

而通常在交易上常使用的時間有: 月、週、日、4小時、1小時、30分或更小級別。

每個級別所代表的含意就是囊括比自己小級別的市場價格。

舉例來說,月級別的市場包含4個週級別的市場K棒、週級別的市場包含5天級別的市場K棒…

換句話說,越大的時間級別包含的資訊就越多,參考價值就越高,而最大的級別就是月線,是市場的老大哥,絕對不要輕忽老大哥想表達的事情。

月線級別(Monthly Time Frame)週線級別(Weekly Time Frame)日線級別(Daily Time Frame)4小時級別(Hourly Time Frame)
月線時間級別Monthly Time Frames
週線時間級別Weekly Time Frames
日線時間級別Daily Time Frames
小時時間級別Hourly Time Frames

不同時間級別(Time Frames)的觀察重點

而多時間級別的精華就在於不同時間級別要觀察、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

通常我在交易前,一定都會先觀察整個市場趨勢與方向為何,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一定得從大時間級別下手。

而後了解了方向再切換到小的時間級別找進場位置,是執行交易的級別。

所以我在大級別是辨認、分析市場;小級別是執行、找尋潛在進場位置。

大時間級別觀察重點-分析趨勢方向

月線級別(Monthly Time Frame)週線級別(Weekly Time Frame)日線級別(Daily Time Frame)

蠟燭型態(Candle Pattern)

首先我們將黃金重播到2019年那時候,去觀察價格的變化。

當價格在2019年時,觀察整個市場,似乎來到一波下跌前M頭的頸線,目前的位置多或空有點茫然。

而如果利用蠟燭型態去觀察市場,可以把圖表拉大一點看,可以發現在下方圖表黃圈的地方出現了反轉型態的蠟燭-晨星(Morning Star)。

每一根晨星蠟燭後一根就帶吞沒大陽K棒(Bullish Engulfing Candle),以當時來說,就可以提前預測這「可能」是潛在反轉,由空轉多的訊號。

婓波納契回撤(Fibonacci)

如果使用婓波納契回撤工具拉出來,可以發現大週期的盤整價格剛好在0.5-0.618的黃金區域之間整理許久,隨即又反轉向上。

圖表型態(Chart Pattern)

這時切換到週線級別觀察市場,發現在底部出現了反轉的圖表型態-頭肩底(Inverse Head and Shoulder),

並且已經向上突破頸線的位置。

再切換到更小的日線時間級別中,可以觀察市場的價格行為不斷創造出更高的高點(Higher High)、更高的低點(Higher Low),呈現上升的結構。

綜合月、週、日線時間級別來觀察市場,可以發現月線級別的蠟燭型態是反轉型態,同時回撤的價格落在婓波納契回撤黃金區域、週線的圖表型態也是底部的反轉型態、日線的價格行為上也出現上升結構。

這些大哥們都在大的時間級別告訴我們,「要反轉向上了!」,市場用各種跡象表明想要往上走。

而在大級別還可以觀察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未來的市場最終目標。

在前面從月、週、日線級別已經了解市場的暗示了,知道未來想要向上走的機率很高,而究竟要走到哪裡,我們可以利用價格行為來判斷。

當價格在一段上升趨勢中,價格必須要創造更高的高點與更高的低點,而我們前面的分析已經高機率預測市場此時此刻想往上走,繼續呈現上升結構的話,說明現在的價格(圖片中重播的價格)還需要突破前方的最高點,才能維持上升結構。

而就算市場沒有創造更高的高點(Higher High),想要打破原有的上升結構反轉之前,也高機率要先創造與前方高點相同的高點(Equal High)。

所以可以推得市場高機率要來到藍色線段的區域,以讓整體市場價格的結構性完整,不過要達到藍線的終點目標不會一夕之間就達到,可能會需要數週或數月的時間來達到,這時就可以去做其他事情,讓市場為你工作。

所以藉由大級別的分析,可以了解市場的趨勢方向甚至是未來的終點目標,對於市場整體的方向更加明確。

而這樣說也不表示價格一定會走到終點目標,而是設計劇本或是建構假設,市場很有可能不走劇本,還是必須要不斷觀察市場調整劇本。

而大級別是用來分析市場方向的,不太可能在大級別進場承受大級別的風險,所以這時就是小級別的事情了。

小時間級別觀察重點-找尋進場位置

小時級別(Hourly Time Frame)可以是4小時、1小時,用來找尋潛在進場機會,以承受小級別的風險。

在大級別中當時的價格用橘色方框起來,切換到小時級別(4小時),可以利用自己的交易策略進場,舉例來說,如果等待價格破反趨勢線進場,停損守價格最低點,獲利目標就可以上看大級別的藍線目標區。

也就是說小級別中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多,並不會做空,因為在大級別已經分析了市場的方向,在小級別就會與大哥為伍,不會做反向的事情。

然而現實情況是,還是很多日內交易者仍會在小級別做逆勢單,也會賺錢,但我認為這種在大級別趨勢下的逆勢單,成功的機率會相比在大趨勢下做順勢單的機率還低。

多時間級別(Multiple Time Frames)應用

我們在看一個案例: 原油。

時間回到2014年,並切換到月線級別。

月線級別(Monthly Time Frame)週線級別(Weekly Time Frame)

蠟燭型態(Candle Pattern)

可以觀察到月線級別的蠟燭型態在相對高點時出現吞沒大陰K棒(Bearish Engulfing Candle),這時我們觀察是否還有其他工具可以輔助我們判斷現在趨勢。

婓波納契回撤(Fibonacci)

當價格跌了一大段後再反彈,我們可以拉出婓波納契回撤去檢查是否有落在黃金區域中,很恰巧地剛好回撤到0.5-0.618區域之間,符合了下降趨勢中的回撤滿足位。

價格行為(Price Action)

可以再使用價格行為觀察市場的趨勢與方向。

發現價格不斷創造更低的高點(Lower High),但還未創造更低的低點(Lower Low),目前只出現大跌時的低點,也就是說如果市場是下降結構,市場高機率要創造更低的低點才能維持原來市場的下降結構。

而如果市場想要反轉向上,也會在創造更低的低點前,先創造相同的低點(Equal Low)。

所以終點目標會先看到與前方低點相同位置,也就是差不多35元的位置。

另外如果往左看,可以發現剛好有一個大的關鍵支撐位也剛好是藍線標示的位置。

接著切換到週線級別,可能會有點頭肩頂的感覺,但距離太過遙遠,也不像,所以在週線級別判斷沒有型態出現。

而在月線級別給的資訊已經足夠判別市場想要繼續往下走,這時我們只要切換到小的時間級別找進場位置,並等待時間去證明到達終點獲利目標。

原油時間級別(time frames)舉例

切換多時間級別(Multiple Time Frames)的軟體

切換不同時間級別基本上是我的首要任務,在進行任何交易之前需要先了解市場目前的趨勢與方向為何,從大級別切入,觀察價格行為與方向,了解方向後再切換到小級別找進場位置,並且做的事情與大級別的方向一致。

你會發現我這篇文章都是用一個軟體 TradingView 做示範,不僅是使用起來方便直觀,重點是免費版本就可以做到許多功能了,而我也是使用 TradingView 交易下單、回測、看盤。

TradingView示範切換多時間級別(time frames)

不過在使用TradingView切換多時間級別有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TradingView上有很多經紀商,價格報價有點不同,所以有些經紀商的報價會不完整,無法切到很久遠的歷史,而我的這個交易方式會需要從大級別下手,所以就需要足夠的歷史數據來觀察整個市場結構。

那解決方式就是使用老牌經紀商的報價來看盤(例如: FXCM、Eightcap易匯)。

如果在大級別確認好方向後,在小級別想要進場交易,建議直接使用有和 TradingView 合作的經紀商下單,如此價格才不會跑掉。

而我自己使用的經紀商 Eightcap易匯 有與 TradingView 合作,把兩邊的效果(看盤+規劃繪圖+下單交易的功能)放到最大,使用下來會省心不少。

總之,這個交易方式是透過回測多種商品、多個時間級別統整而出的心得,主要是用來判別整體的市場趨勢方向,算是一種市場導航的交易策略,有助於解讀目前的趨勢以及對未來終目標做出合理的假設。

我認為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交易者都可以利用這套交易方式來看待市場,對波段交易者來說有大級別下的方向與系統性的解讀市場方式;對日內交易者來說,有助於做出與整體方向一致性的交易決策。

以上就是關於多時間級別(Multiple Times Frames)的分享,市場交易就是空間與時間的概念,除了空間上的價格,「時間」被很多人輕忽或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去建構一套系統性的思考框架,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對我的讀者有幫助。

歡迎大家底下留言討論,也歡迎加入下方telegram群組交流。

2 則留言

  1. 小生您好,在黃金與原油的解說部分,同樣都是低點越來越高,那為什麼黃金您會判斷要繼續向上走而原油會判斷向下呢

    • amber您好,首先感謝您仔細閱讀。
      兩個商品確實在月線級別價格下跌一大段後,都明顯逐步拉回,呈現低點越高的價格行為
      而讓我在兩個商品有不同的判別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算是一種綜合下的判斷(型態/婓波等),但展開講會太多,就提我認為主要的是「動能/量能」與「市場結構」。

      黃金:觀察是在月線級別下跌而後拉回,須注意其下跌時並未跌破前一波上漲的低點,也就是在月線級別中,價格行為有「高機率」持續走一個上漲的市場結構,但仍需持續觀察。
      原油:觀察其在月線級別快速下跌用的時間比前一波上漲到高點用的時間還少以及每一根月線K棒的大小,空方動能與量能均很強勢,加上其直接跌破前一波上漲的低點,此為結構破壞(Break of Structure, BOS),市場原有上漲結構被破壞,「較低的機率」會持續走上漲結構,反之有「較高的機率」市場將出現反轉,因此基於此邏輯,在反轉之前,可以於在市場拉回時觀察其價格行為的走勢。

      文章說明僅是用來舉例,因此實際的思考邏輯較為複雜就無特別寫出來,不過希望這樣有回答您的問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error: 內容已被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