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外匯小生
外匯小生

自營公司是否為一場騙局-建立在自身成功底下的受害者

「自營交易公司是建立在自身成功底下的受害者」:自營公司太厲害了,結果最後反而可能害到自己。

此篇作者 Michael Berman 擁有超過20年的專業資金管理經驗,曾在投資銀行和高淨值個人公司擔任自營交易員,也曾擔任對沖基金經理,並在過去 12 年裡致力於培育新興交易員。

本文的目的並非回顧目前在場外交易/期貨市場蓬勃發展的各種自營交易公司及其計劃,而是從一位在交易行業各個領域都有工作經驗的人的角度,來審視這股最新熱潮的優缺點。

真實世界-對沖基金行業

對沖基金行業大約有 15,000 家基金,管理著估計 5 萬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包括商品交易顧問(CTA)/管理期貨經理人。根據統計,每年約有 6% 的基金會結束營業,如果從長遠來看,整個行業的平均年回報率約為 8%。

對我們的討論最重要的是,費用結構大約是每年 1% 的管理費,以及超過最高水位線的 20% 績效費。

我應該補充的是,多年來管理人的費用一直承受著壓力。從監管的角度來看,建立一個對沖基金或受監管的管理帳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建立和維持合規性的成本也很高,還包含審計和行政費用。

要有任何機會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基金經理通常至少需要 2 年的業績記錄,但更理想的是 5 年,還需要有吸引人的風險報酬比率,以及一些先前公司和教育背景。

以上是在資金管理中擁有合理管理資產規模所需的公式。然而,沒有什麼是有保證的。許多符合上述條件的才華橫溢的交易員仍然難以吸引足夠的注意力或興趣來籌措足夠的資金來運作一個可行的基金。

還有其他形式的專業交易機會。這是指你正式成為銀行或自營交易公司的員工,管理公司自己的資本。這些通常是非常搶手的職位,薪酬優厚,大約可以獲得利潤的 10%。

簡而言之,獲得使用大規模資本進行交易的機會是非常困難的,這與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賺取豐厚收入非常類似,競爭異常激烈,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進入頂級聯賽。

當然,我們主要看到的是成功者,因為這是營運銷售人員關注的焦點,他們利用我們大腦的思維方式,將少數人的成功外推到我們認為的更大群體。

填補空白-自營公司帶來的機會

1990 年代隨著互聯網蓬勃發展而開始的線上交易熱潮,在2000年代隨著場外交易市場的增長而加速,這種增長一直持續到現在,並催生了一個龐大的行業。

我沒有空間詳細描述這個行業的發展,但推動行業增長的催化劑之一是 MetaQuotes(MT4 和 MT5)的驚人成功,該公司開發的技術套件使得技術和行業經驗非常有限的公司能夠非常輕鬆且相對便宜地建立一個經紀公司。

零售型交易員的自營公司概念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它一直存在,為那些希望成為專業交易員但缺乏資本和正式背景的零售交易員提供一種填補空白的方式。

這些自營公司通常要求你親自到場,購買他們的教育套餐,並附加嚴格的交易規則,使成功交易變得相當困難,但對那些能夠適應規則並盈利交易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合法的機會。

然而,線上零售交易市場在過去幾年見證了自營公司的大規模成長。

這些公司只需支付少量費用,就提供相對容易的挑戰,然後讓你有機會交易相當大的資金,並保留 80% 的利潤,同時還可以在家工作。

只要先付一點錢(挑戰費用),就有機會賺大錢還能當自己的老闆,這種誘惑對任何對交易有興趣的人來說簡直太難抗拒了。說真的,誰不想輕輕鬆鬆就發大財?

自營公司是否為一場騙局

世界上沒有任何投資者會把錢交給一個沒有交易背景的人去交易,讓他們保留 80-90% 的利潤,而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如前所述,對於資歷豐富的交易員,行業標準是利潤分成約 10-20% 之間,當有人提供遠超常規的東西時,你應該保持警惕。

首先,交易員交易的資金並不是真實的資金。提供自營資本的公司收取費用,他們指望用這些費用來支付少數通過交易者的利潤分成,一旦沒有足夠的新交易員進入系統來覆蓋獲勝者的支出,該公司就會在技術上變得無力償債,無法支付費用。

這些新型自營交易公司已經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對便宜定價以取得大資本進行交易的需求是無法滿足的。

大家都想賺這種錢,結果就是越來越多自營公司開起來了。這些公司為了搶客戶,競爭變得超級激烈。搶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很多新開的公司根本就沒資金和專業知識來應付風險。

說白了,就是一堆人看到商機就衝進來了,但其實很多都是外行在瞎搞。

結果就是,已經有好幾家公司破產了,而且越來越多公司開始耍一些骯髒手段。比如說,他們會以你違反交易規則為藉口,不給你應得的利潤。問題是,這些規則根本就沒有明確告訴交易員,更扯的是,有些公司甚至是現編現造規則。說白了,就是想盡辦法不給錢,硬是要坑你一把。

說到底,這些承諾給你 80-90% 利潤分成的公司,他們的經營模式根本就撐不了多久。大部分公司最後都會倒閉,到時候客戶的利潤分成就泡湯了。這行業這一塊越來越不靠譜,簡直就是在玩火。

最後的思考

用交易的話來說就是這樣:現在這波給 80% 利潤分成的零售自營交易公司,對想找更多資金交易的人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機會,最慘的情況也就是賠掉參加挑戰的那點錢,就像買期權一樣,風險有限。

如果你是想找更多資金來交易,我建議你還是跟那些有名的、一開始就很成功的公司玩,這些公司財務狀況應該比較好,比較不會賴帳。

參考來源:Prop Trading Firms Have Become Victims of Their Own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