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外匯小生
外匯小生

監管機構 ESMA 對自營交易可能的新規定進行了初步審查

ESMA 監管機構對自營公司的關注並非行動

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 (ESMA) 

近年來,以自營交易公司形式運作的交易者資金管理公司日益受歡迎,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關注。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最近對這類自營交易公司進行了初步調查,並討論了可能的監管措施。然而,這個泛歐洲監管機構拒絕確認其可能採取的監管行動。

監管合規公司 Muinmos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Remonda Kirketerp-Møller 證實「監管機構一直在進行研究、收集數據,並與業內人士進行商討,以更好地了解自營交易的性質和影響。」

目前,自營交易公司只需遵守消費者保護規則、數據保護規則和國際制裁條件等法律。這類公司的註冊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阿聯酋和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不過也有許多公司也在歐盟境內註冊。

Kirketerp-Møller 補充表示「一些司法管轄區已經實施了某些監管措施或指導方針,以監督其市場內的自營交易活動。」然而,完善的監管措施尚未出台。

監管機構的方針


監管機構對自營交易的關注始於去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及其加拿大對應機構對 My Forex Funds 提起的訴訟。不過,這些行動僅限於執法層面。

今年三月,比利時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和市場管理局(FSMA)發出警告,稱自營交易是「影子投資遊戲」,既耗錢又可能導致魯莽行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比利時是歐盟唯一禁止向散戶交易者提供差價合約(CFD)工具的國家。

然而,其他監管機構尚未就自營交易及其可能的監管發表任何公開聲明。知名自營交易品牌 FTMO 也確認,尚未有監管機構與其接觸「討論行業未來的監管」。

通常,監管機構在制定規則時會諮詢業內人士。金融服務技術供應商 Leverate 的首席執行官 Ran Strauss 表示:「當以色列引入 CFD 監管時,Leverate 積極參與了這個過程。」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透露:「有些監管機構不相信這種模式 – 自營交易,有些想要禁止它,有些則認為這種模式會自然消失。應該在今年年底前 (2024) 能得到一些明確資訊。」

ESMA 也拒絕確認有關自營交易監管的討論,表示 ESMA 會議的日期和議程都不對外公布,因此無法發表任何評論。

儘管如此,許多業內人士仍在預期自營交易的監管推進。SALVUS Funds 的風險與合規總監 Evdokia Pitsillidou 表示「在歐洲層面,預計監管機構將為自營交易公司引入要求,包括根據《金融工具市場指令》(MiFID, 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獲得授權,這將涉及自營交易服務。」

「這一預期源於對自營交易某些方面可能屬於此類投資服務範疇的理解。這可能代表著公司需要這種資格才能為客戶提供服務,甚至包括收取模擬交易訂閱費等活動。目的是確保公司受到組織和運營要求的約束,提高自營交易領域的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

自營交易模式的性質也引發了哪個單位應該監管這個行業的困惑。

Devexperts 的首席執行官 Evgeny Sorokin 強調「監管肯定會來,但不清楚什麼時候、如何以及由誰來監管。自營公司的運營規則可能更適合遊戲和博弈行業的法規,而不是金融法規。」

自營交易監管的困境


自營交易公司不處理客戶的交易資金,也不提供經紀服務。因此,現有的零售場外衍生品經紀商監管並不適用於它們。此外,大多數自營交易活動,從挑戰帳戶到資金帳戶交易都是在模擬帳戶上進行的。

由於自營交易業務的非監管性質,過去幾年間湧現出數百個品牌。雖然一些品牌已經建立了名聲,但許多品牌面臨投訴,主要集中在拒絕支付交易者方面。

Axi Select 的負責人 Greg Rubin 透漏「目前,自營交易有點像『蠻荒西部』,幾乎沒有行業規範。這個領域的大多數參與者使用模擬帳戶,並收取註冊費。他們最終將產品構建為虛擬和非金融性質,因此不受金融法規的約束。」

「這意味著大多數公司可能甚至不會對客戶進行最基本的檢查,例如:反洗錢(AML)或了解你的客戶(KYC)流程。」

參考來源:Exclusive: Regulators Conducted Preliminary Reviews on Potential Prop Trading Regulations